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江苏大学官网 | 江苏大学研究生院
首页 研究生教育概况 学科专业 招生简章目录 考点信息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联系方式
通知公告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港澳台与中外合作办学
工作动态与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与信息服务 > 正文  
工作动态与信息服务

卓越同行,工程赋能——欢迎报考“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
发布日期:2025-04-03  浏览次数:
 

一、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大决策。2024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会同省人才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9部委启动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工作,江苏大学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聚焦“智能制造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申报获批首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2024年10月学校发文成立“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与研究生院合署办公。学校依托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实现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和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四共”“四通”机制,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形成工程硕、博士校企有组织联合培养的新范式。

二、卓工项目简介

学院以“卓工项目”为牵引,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专项试点、自主设置,面向重大工程、紧缺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根据政府引导和企业出题,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育人资源融合、全过程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新机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技术攻关和人才联合培养,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提供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支撑。

三、卓工研究生培养模式

1.高层次科研课题支撑。依托国家级、省级或行业企业重大重点工程类科技课题。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其中入企实践累计不少于1年。

2.高水平专家领衔负责。由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校内导师团队和由项目总工、总师、首席等工程人才领衔的校外导师团队组成的“双导师”组联合指导。

3.高协同校企双方共担。卓工专项研究生学籍归属江苏大学,其中硕士学制为3年、博士为4年。卓工团队与联培单位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协同机制,共同投入资源,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学生既享受学校全日制研究生奖助同等待遇,同时享受联培单位协议中明确的津贴补助。

4.高质量产教融合基地。学生科研实践单位为重点国企、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支持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硕士毕业生按规定取得工程师职称,工程博士毕业生提前一年参评高级工程师职称,促进职称制度与工程人才培养制度有效衔接。

 5.特色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制定“一企一策、一生一策”培养方案,强调把工程实践有机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有机融合。推动行业优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



             附:2025年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卓越培养团队项目清单

序号

学院

卓工项目名称

1650”产业体系

1

机械工程学院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

工业母机

2

农业工程学院

高效低损智能收获装备

农机装备

3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新能源动力系统

农机装备

汽车零部件

4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模块化底盘集成设计及轻量化技术

工程机械、农机装备

电动汽车、汽车零部件

5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海洋工程流体动力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海洋工程装备

工程机械

6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零碳燃料燃烧理论及动力装备

先进节能环保装备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先进材料设计及性能调控

先进金属材料

8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基于空地协同作业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构建

农机装备、人工智能

9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先进电机驱动系统与智能控制

电动汽车、储能

机器人、“两机”

10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现代食品物理加工技术与绿色化学及装备

预制菜、功能性食品

11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智能固态发酵技术与装备

酿造

12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光伏驱动电解二氧化碳转化及资源化利用

储能

13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及其安全保障技术研发

人工智能

14

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性能深海油气混输系统

工程机械

海洋工程装备

15

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型引调水工程水力机械装备与技术

先进节能环保装备

16

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进核电泵设计与智能运维

先进节能环保装备

17

生命科学学院

区域免疫与重大慢性病

生物医药

18

汽车工程研究院

智能网联汽车

车联网、电动汽车

19

能源研究院

先进“两机”动力装置喷雾燃烧与推进

“两机”



版权所有: 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